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

可悲的盂蘭中元

中國人對宗教的吸納力是全世界最妙的,她51個民族當中,從道儒釋三家融會貫通之外,泊來之回教與西方宗教,甚至是地方性的“旁門左道”者,也在民間受歡迎及成為地方獨樹的宗教色彩。 單單一個“盂蘭節”,也有“中元節”之不同色彩。這是中華文化在歷史淵源中走來的精彩之作。  “盂蘭節”出自佛教目連救母的故事,而“中元節”之由則有分“上、中、下”三元;正月十五日稱為“上元”,七月十五日便稱“中元”最後十月十五日舉行的稱為“下元”。 中元是通過法事赦免亡魂的罪,為亡魂赦罪,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,只是減輕,讓他們早日安息。 佛道兩家,都以宣揚孝道和應冥陽兩界民心民願而演化成的文化與宗教精髓,一直到今天,有華人的地方,都離不開這個節日的慶典。 從前,為嚴正看待這個節日,傳統上都是以正統的祈禱方式進行,它是祟尚孝恩之道,是敬鬼神之舉,儀式是肅穆與莊嚴的,馬虎不得。 今天,文化發展的艱難,要找一場歌仔戲來唱,已不是舉手之勞的事,更何況要來一場傳統文化大戲或京劇?于是乎,最方便最容易的便是找幾美眉及俊男來唱唱流行歌曲。 這一唱,就把中華文化精髓給唱走了樣,盂蘭或中元法會的肅穆莊嚴,主幹思想,全然蝕化,不復存在,連“盂”蘭也被寫成“孟”蘭,。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信徒,文化走向沒落,負責不在匹夫,在文化教育,在傳承工作不力。 盂蘭、中元之文化精髓,眾人已不太在意,取而代之的,只要法會上有酒,有肉,再加上台上“亂跳邊搖”、衣著清涼的歌手,則一場“完美”的盂蘭或中元節,大功告成矣...。